工程机械产业塑造湖南经济增长极

首页    行业新闻    工程机械产业塑造湖南经济增长极

凤凰网湖南讯 (文/袁树勋) 4月10日,长株潭三市共同签署了《关于深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全面推进长株潭重大产业协同发展的意见》。

《意见》提出,全力打造包括“工程机械”在内的“3+N”先进产业集群,“全面提升长株潭都市圈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将长株潭核心增长极打造为全国重要增长极。”

“工程机械产业”、“长株潭一体化”、“经济增长极”,是湖南区域发展政策文件中的高频词。三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故事,得从三十多年前说起。

“南海潮”

上世纪80年代,广东率先发展商品经济,掀起了席卷湖南的“南海潮”。

广东的煤炭和金属材料缺口较大,湖南恰好是有色金属大省、中南地区主要的煤炭和钢铁产区。两省工业部门,在争夺原材料的问题上出现了矛盾。以1987年第一季度为例,因湘南煤炭大量流入广东,影响了全省供煤计划,造成长、株、潭市场脱销,工厂用煤告急。[1]

珠三角重点发展的电子加工和纺织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了诸多外省劳动力。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湖南。

为了养活这些外来务工者,同时也为了给食品加工业提供原材料,历来缺粮的广东向湖南大量求购农副产品。广东率先实行了物价改革,农副产品市场收购价比湖南高出不少。很多湖南农民拒绝向国营收购站出售产品,转而与广东商贩交易。1987年,湖南流向广东的生猪约300万头,粮食近5亿公斤。

与广东接壤的湘南地区,农副产品价格一时间向广东看齐,出现了“广东物价、湖南工资”的矛盾。湖南一些国企单位和地方干部,则在公路沿线设立关卡,以限制粮食、生猪、烟草等价格管控重点物资的外流。[2]

广东经济高速运行,资金价格高,当时民间集资年利率在12%以上。广东的利率和信贷体制改革步伐快,又为引进外地高价格资金创造了条件。

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的吴鹤立,在1988年刊发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湖南省毗邻广东的江华、新田、汝城等县行处,每年拆入广东境内的资金都在2亿以上。另外,为了利用广东接近港澳的优势,打通对外贸的渠道,湖南不少地、市、部门都积极向深圳、珠海、海南、广州等地投资,据测算资金已在4个亿。资金单向运行,也加剧了我省的资金供需矛盾。”[3]

原材料、劳动力、资金,都属于生产要素。它们从湖南大规模流向沿海地区的现象,如何在理论层面解释?

《南风窗》1989年第01期杂志,以《从冲击波到协奏曲—邻粤诸省议广东》为题,报道了广东改革开放对周边省份的经济冲击。

湖南需要一个经济增长极

经济空间类似物理中的磁场,存在一些“磁极”,经济学家们称之为经济增长极。经济增长极一方面产生向心力,吸引周边地区的生产要素聚焦,这种效应叫做“极化效应”。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极也会产生离心力,推动生产要素向周边扩散,既“扩散效应”。

改革开放后,广州、深圳两个珠三角城市迅速崛起,成为南中国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前期阶段,增长极的“极化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其结果就是,周边省份的生产要素,持续不断地流向珠三角。

面对这种情况,湖南该怎么办?

改革开放大势下,“闭关锁省”自然不可行。

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湖南也要培育出广州、深圳那样的经济增长极(当时的流行词汇叫“经济中心”),以提升湖南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积极承接珠三角扩散的生产要素,促进湖南经济发展。

湖南最发达的城市,是省会长沙。长沙的综合经济实力,当时还进不了全国前30强,难以独当重任。

但湖南有一个稀缺的城市资源: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都很近。如果把长株潭的经济发展联结到一起,湖南就有了能比肩武汉、重庆的经济增长极,与广东竞争合作也有了底气。

基于上述认识,“长株潭一体化”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并实施。从那以后,“推动长株潭一体化”和“打造湖南经济增长极”的表述,在湖南区域发展政策文件中频繁出现。[4]

长株潭一体化启动后,引发了政策界的高度关注。图为198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尚清率队考察长株潭一体化工作。(图片来源/《张萍经济文选》)

重点扶持工程机械产业

产业,是经济增长极形成的基础。

一般规律是:产业持续发展,出现产业聚集现象;产业聚集的过程中,不断把生产要素吸纳到该产业中,产业增长极逐渐形成;产业增长极带动其所在地理空间的经济发展,形成空间增长极。产业增长极和空间增长极无所谓孰先孰后,二者相互促进,互动发展,形成经济增长极。[5]

为了促进增长极的形成,政府往往会选择有潜力的产业予以扶持。典型案例有,上世纪70年代台湾地方政府扶持新竹工业园的集成电路产业,90年代北京地方政府扶持中关村的电子信息产业。

上世纪90年代,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显示出了一定潜力。

首先是快速城市化拉动了固定资产投资,工程机械产品的市场需求逐步扩张。

其次,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当时已有一定基础。1978年成立的“建设部长沙建筑机械研究所”(长沙建机院),是中国工程机械领域的重点科研单位。1984年在长沙组建的浦沅工程机械总厂,是机械工业部生产全液压式起重机的主要厂家之一。位于湘潭的江麓机械厂,由晚清汉阳兵工厂发展而来,后来它更名为江麓机电集团,至今在业内占有重要地位。

长株潭发展工程机械产业的区位条件,也不错。地理位置适中,交通便利;有较好的科研和人才培养环境,中南大学和长沙理工大学,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设了工程机械相关专业。

基于这些有利条件,湖南自90年代中期开始扶持工程机械产业。

1996年发布的湖南省“九五”计划、2001年发布的湖南省“十五”计划、2002年出台的《长株潭一体化产业发展规划》,都明确了对“工程机械产业”的重点扶持。长沙,更是在2008年提出打造“工程机械产业之都”。

在上述各种因素作用下,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走上发展快车道。

行业大爆发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王美霞搜集整理的数据,就很能说明问题——

长株潭工程机械规模以上企业的数量,从1998年的13家,增加到2011年的107家。

规模企业从业人数,在2011年达到189001人,是1998年的15倍。

规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在2011年达到2400.7亿元,是1998年的308倍。

经历了2011年之后的行业周期波动后,截至2018年,长株潭工程机械规模以上企业共98家。其中72家在长沙,包括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4家世界工程机械50强企业。长沙也成为全球第三大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地,仅次于美国伊利诺州和日本东京。

王美霞博士论文中的一组图,展示了长株潭工程机械规模以上企业的空间分布变化。

增长极的形成

借助上图,可描述一个产业增长极的大致形成过程:

90年代,长株潭出现了一批工程机械先驱企业。最主要的三家都在长沙,分别是三一集团、中联重科、山河智能。地方政府看到了该产业的前景,开始予以扶持,并引导产业向几个重点园区集中。[6]

这几家先驱企业的生产重心,都放在装配及关键零部件加工环节,成为主机企业。它们持续壮大,吸纳了资金、人才、技术等大量生产要素。

这些生产要素的一部分,融入了先驱企业,帮助其继续成长。另一部分,演化为配套企业,坐落在主机企业的周边。产业集群的雏形,开始出现。

一些新的主机企业,也进入该区域,它们又带来了新的配套企业。这个过程,也是新的生产要素向该区域聚集的过程,体现了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主机企业之间、配套企业之间,出现了明显的竞争关系。竞争促使各企业加大创新,提升了产业集群的综合实力。

2008年,中国启动了4万亿计划。大量投资进入基建领域,掀起了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高潮。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迅速扩张,在2008年之后的3年里,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增加了近50%。2010年,它成为湖南首个千亿产业集群,也是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7]

作为产业集群发源地的那几个园区,容纳不了这么多企业。很多新增企业,只能到周边地区选址。

增长极的“扩散效应”,由此凸显。

长沙经开区,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的主要起源地(图/舒展)

产业扩散带动区域发展

核心企业在周边地区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是最常见的扩散形式。

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是其中佼佼者。王美霞统计的数据显示,这两家企业在2000——2018年间,一共衍生出了41家子分机构(包括在业和已注销的)。其中大多数,分布在长株潭地区;也有少数跨入了周边市区,比如位于邵阳的三一湖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它已成为当地制造业龙头企业。

另一种常见扩散方式是,核心企业员工辞职创业。

原中联重科工程师刘国良,于2008年在宁乡市创办了星邦智能。这是宁乡第一家工程机械主机企业,带动了当地产业链的发展。类似情况还有,前华泰重工管理人员在湘潭创办泰富重工。

到2018年,长株潭16个县(市、区),都拥有了规模以上工程机械企业。

如王美霞所说,这些企业形成了“多核聚集的空间结构”。

两个主核是:长沙经开区所在的星沙-榔梨地区,长沙高新区所在的银盆岭地区。

四个次核是:长沙市开福区沙坪、湘潭市雨湖区主城区、宁乡市东北部地区、浏阳市永安镇。

四个次核地区,除湘潭雨湖区主城区历来就有工程机械产业基础外,其它三个都是后来兴起的。2000年前,这三地没有一家规模以上工程机械企业,2005年各自有了2—3家,2013年分别拥有了16家、11家、16家。[8]

以宁乡东北部为例,它一方面承接了主核地区的辐射,从而拥有了第一家主机企业。另一方面,它也发挥了作为次核的吸纳能力,引入了万鑫精工等沿海企业。产业增长极的“扩散”和“极化”双重效应,在宁乡的故事中得到了体现。

新的篇章

这些企业,为什么要聚焦在一起?

原因很简单,如方便交流信息、共享服务设施;方便主配企业间运输产品、提供服务;企业聚集后形成了“熟练劳动力蓄水池”,方便招揽人才……这些好处,可概括为“聚集效应”。它能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创新能力,继而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产业聚集区,出售劳动力的求职者更容易找到工作;投资者,更容易找到投资机会;原材料供应商,更容易找到买家。换句话说,产业聚集区对要素拥有者具备天然吸引力,这也是产业集群能吸纳周边生产要素的关键所在。

当然,产业聚集不仅是空间上邻近,也要求企业之间有足够的经济联系。否则,就是“聚而不集”。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长株潭,就存在这个问题。当时三市都有不错的重工业基础,但缺乏统一的规划布局,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的现象也比较严重,使得三市企业间的经济联系较少,地理上的相近,未能有效转化为经济上的“聚集效应”。因此,长株潭一体化自上世纪80年代启动以来,就把“统一规划布局、有效分工协作、要素自由流通”奉为圭臬。

经过三十多年的有效探索,三市初步完成了交通、金融、环保等层面的合作框架搭建。近几年来,一体化工作走向纵深,试图在具体产业门类的协作上取得更大突破。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被视为一个关键发力点。这个意图,在三市签署的《关于深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全面推进长株潭重大产业协同发展的意见》中,得到了确切体现。

湘潭和株洲在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中的定位,在《意见》中做了进一步明确,“充分发挥湘潭、株洲在钢材、新材料、电机、电控、电传动等基础材料和制造领域的优势,重点发展工程机械用关键原材料、高强度结构件、精密铸锻件、折弯件、焊接件等产品。”

《意见》还提出重点支持一批跨区域协同项目,如“三一智能制造及金属材料数字加工贸易中心”(株洲)、“三一(韶山)产业园”、“中联重科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湘潭)。

需要指出的是,近两年来,长株潭都市圈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长株潭一体化”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促进三市一体化的重要抓手,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的未来值得期许。这个产业塑造湖南经济增长极的故事,还会有更多精彩篇章。

2022年5月14日 08:13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