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的工人们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等待他们的是春天吗?

首页    行业新闻    勤劳的工人们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等待他们的是春天吗?

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举世轰动的一件大事,它的出现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直到今天,学界对工业革命的动力探究依旧是多元开放的。瓷儿愿意同诸位分享一些比较新的看法,比如今天咱们要说的“勤勉革命”。

一、英国工业革命的传统概念

英国工业革命有时也称作英国产业革命。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从个别工业开始,而后又延续到不同的行业中去的。英国一国的工业革命发源地,最初是在英格兰中部地区。此后经外传进入法、德、荷、意等国,逐渐烧热了整个欧洲。

人们将一次在社会和经济意义上的“变革”称之为“革命”,是否有些夸大其词了?实际不然。工业革命的影响力并不单单在于经济领域,而是囊括了我们今日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起源虽然看起来十分简单,但却内涵着丰富的社会原理。

原始社会的农业革命

人类社会自从成型以来,至少历经过两次可以被称之为“革命”的经济事件。第一次是人类从纯粹的采集狩猎演进到了农业社会,这次革命改变了人类的饮食结构和生产方式。人类从依赖自然的“寄居者”,第一次成为了掌控自我温饱的“创造者”。这件事我们下期再讲。第二次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人类从农业社会转入了工业和商业主导的新社会。它的动力便是我们今天要谈到的“工业革命”。

二、工业革命的逻辑先导

工业革命必须以充分的资本积累为先导。如同著名的历史学家托夫勒所言:“如果没有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奴隶贸易,天知道工业革命会多晚才到。”英国人在葡萄牙和西班牙人之后广泛地参与了对美洲、非洲、印度殖民地的瓜分,积极实行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制度,为本国工商业寻找海外市场。

达·伽马的远航

在利润的刺激之下,英国农场主纷纷觉得利用现有的土地开设工厂、兴办实业要比经营农场划算太多。在17世纪晚期,法国佛兰德尔的羊毛产业十分兴盛。在英国开设了加工工厂的大商人们,久久苦于进购原材料用度之侈。在想方设法缩减成本的实践中,他们通过“刺激政府立法”和“大量收购土地”(圈地运动)的方法保护他们的实际利益。

英国的气候十分湿润,相当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大量圈养山羊要比世代耕种土地更加有利可图。饱受束缚农民们也纷纷表示愿意同地主解除契约,通过流入城市的方式成为自由人。就这样,长期在“土地契约和人身依附关系”下发育的英国社会,顿时像被松绑了一样充满了活跃的气氛。

圈地运动中的商人和农民

英国商人们通过圈地运动获得世袭地主的土地,成为了自己的“供应商”。那些依附在土地上生活的农民们或进入城市、或迁居各地,成为了手工工厂的劳动力来源。再后来,这些呢绒商人们逐渐开始把各家各户的工人结合起来,使得他们在生产的途中相互配合。这些勤劳肯干的农民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付出最大。有了广大的市场(殖民地)、也有了廉价的原料(圈地)、更有了强壮的工人(原始农民),再加上有组织的工场和工资制度,工业革命的前奏就这么吹响了。

三、“勤勉革命”与英国工业革命

在资本家们将农民们笼络到了工厂之后,他们就更加速了圈地和扩大生产线的步伐。再加上英国在17世纪开始,就已经加入了疯狂的世界性拓殖运动的队伍当中。源源不断增加的需求,也同样诱惑着国内的工厂主们扩大生产规模。市场的不断扩大,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外向空间。在整个革命的中心,生产力的提升才是根本决定它扩散幅度的关键。

早在十六世纪,分散的手工工场在生产中还占据着主要地位。不过,随着失地农民越来越多,由大商人创办的集中工厂便渐渐发展了起来。大工厂是适应时代需要而诞生的产物,他们可以提高生产的效率,同样也导致了工业产品的激增。商品供求规律决定着产品参与流通的越多,它的价格就会越低廉。待到十七世纪,在英国的矿场、冶金工厂和造船厂中,到处都塞满了穷困潦倒的农民。

商人们在乡间投设工厂

这时,新的问题就来了。由于农民们为了“追求自由”而离开了世代生活的农村,他们的“居住权”和“土地使用权”也随之失散。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农业的不断废弛代之而起的是粮价的飙升。在城市中的劳动力由稀缺转向膨胀之后,工厂主们便可以自由的压低“前农民们”的工资。不同行业的工人往往还没有意识去联合在一起争取权利。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这就成了工人们必须要考虑的现实问题。

英国工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了国外市场的不断开拓和持续兴盛,因农产品奇缺而带来的“物价飞涨”对于一夜暴富的大商人们的打击如同是隔靴搔痒。不过,工人们赖以为生的唯一希望已经变成了他们那微薄的收入。因此,只有通过“更加勤劳的工作”和“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才能够使他们赚取更多的工钱。“勤勉革命”的称呼,其实就是这么来的。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童工

四、“勤勉革命”的历史意义

生产力是决定社会进步的先导。分析生产力的进步来源,是我们理解工业革命实质的必要条件。大家所熟悉的“蒸汽机”、“骡机”在实际上都是一种对人力生产的“变形替代”。换句话说,这些新的技术,都是生产力进步的结果,而非原因。发明这些生产工具的、或对他们加以改进的,都是些参与过一线生产的工人们。正是这种对于自身极限的一次又一次突破,让人们意识到了“勤劳致富”(工业)是一种比“适应自然”(农业)更有利的谋生手段。

经瓦特改进的蒸汽机

这些工人在发明工具之前,就已经对自己的劳动效率进行过长期的探索了。在17世纪的英国手工工场里,督促妇女和儿童参加工作已经成了习以为常的事情。在计件工资制的刺激下,参与工作的工人们也都尽量使自己操作机器的手法更加熟练,以便能赚取更多的糊口钱。就连平时在乡下捻毛线的老年人,也都为自己找到了更加合适的工作“姿态”,以舒缓在高强度工作下累得发酸的躯干。

辛勤工作的女工们

要知道“工人自觉的提高工作量”这件事对资本家们而言,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乐事。工人们的付出越多,商人的利润也就越大。商人们获得的利润越大,他们就能够涉足越广的领域,以促使其他行业的增长。由是,农业社会就在这样的模式下逐渐剥离了它的原始面貌。“勤勉革命”的结果是导致了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刺激了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工业革命的一大动因就是:工人们不断地提高人的能力,以至于最终找到了“人力的有效替代品”机器。这个观点您同意吗?

文史君说:

根据资料显示,1760年英国工人的年纯劳动时间最低值是1907小时,平均值是2069个小时。而在短短的40年之后,工人们的年纯劳动时间就飙升到了最低2546个小时,平均2738个小时。这样的“进步”是值得人惊讶的!辛苦劳力的农民们本以为自己“丢掉了锈迹斑斑的锄头、脱离了束缚自己的田地”便能够得到自由。然而满心欢喜进入了城市的他们,又将要重新撸起袖子更加努力的挥洒汗水。工人们愈发勤劳,却没有为他们带来生活水平相应的提高。各位看官,您是否会同情这些勤劳的工人们呢?

2022年11月15日 15:41
浏览量:0
收藏